中国石油工业需要新的石油地质理论和正确的油
本书全面论述了新形势下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中新一代石油地质理论的内涵、未来油气勘探领域的石油地质理论问题、中国石油陆上油气勘探的总体战略等重大问题,系统呈现了中国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巨大成就,突出了油气勘探和研究中,特别是地层、前陆和深部地层圈闭中油气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中国石油工业有着悠久和光荣的历史,中国石油勘探家和地质学家在油气勘探历史中做出过重大贡献。在石油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石油储量每次上一个大台阶,都伴随着对中国石油地质基本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在松辽盆地发现大庆油田,伴随着陆相盆地生烃理论的发展,突破了海相油气理论的局限。70年代末,中国的原油产量达到年产一亿吨,主要是渤海湾盆地的突破,发展了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理论。21世纪初,中国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内油气供给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国内进行了大量投资,油气勘探在东部和中西部全面展开。随着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我们面临着全新的形势,油气勘探对象日益多元化,多种类型盆地、复杂类型油气藏、不同勘探程度地区、新老勘探领域都成为勘探的重点和热点。如何针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发展新的石油地质理论,指导油气勘探新发现与新突破,保持和提高国内油气稳定供应,是目前摆在石油勘探家和地质学家面前的重大课题,是中国石油地质理论发展与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油气勘探中面临的理论挑战、石油工业界勘探实践、层序地层学等国内外新地质理论的引入,以及以地震、钻井为核心的工程技术进步,推动了新一代石油地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新一代石油地质理论正在逐步形成与发展之中,它面对21世纪初油气勘探提出的新挑战,集中了近年油气勘探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吸取了石油地质基础学科研究新成果。这个可称之为“21世纪初中国油气地质学勘探理论”的内容框架包括:岩性地层油气藏石油地质与勘探理论;中国中西部油气盆地构造地质、石油地质与勘探理论;陆相前陆盆地冲断带石油地质与勘探理论;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深层)石油地质与勘探理论;天然气地质与富集理论;非常规油气资源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油气资源评价与剩余资源分步预测等。
同时,面对21世纪初中国陆上石油勘探面临的资源形势与经济技术条件,笔者认为,21世纪初我国陆上油气勘探战略是:以岩性地层油气藏、前陆盆地冲断带、叠合盆地中下组合(深层)及老区精细勘探等四个领域,以及松辽、塔里木等七大盆地为主要勘探领域;加强石油勘探,加快天然气勘探,积极推进新盆地、新领域的风险勘探;大力发展应用地震、钻井等新技术;加强地质综合研究与石油地质基础学科研究;重视非常规油气资源与新能源等。
笔者是一个地质学和石油勘探工作者,几乎所有的工作时间都在油气勘探生产现场和野外地质勘查中度过,现在仍乐此不疲。在多年的科学研究与勘探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科学新发现来源于现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勘探新思想来源于生产中的找油实践。正是这些科学新发现和勘探新思想,推动着新的石油地质与勘探理论的形成,指导着油气勘探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笔者在石油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实践中认真探索耕耘,取得了一些进展与成果,有些成果已受到勘探实践的检验,取得了成功,为推动我国陆上油气勘探起了一定作用。但笔者更高兴的是中国石油工业界在近年油气勘探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为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构造性质、沉积地质、油气地质与油气资源分布特征的整体介绍,包括三章:第一章为中国含油气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第二章介绍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与勘探潜力;第三章包括中国油气勘探生产现状、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分布规律等。
第二篇阐述了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基本地质理论、技术方法和勘探实践,包括第四到第八章:第四章主要介绍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储集体类型、圈闭特征与形成的控制因素;第五章讨论了岩性地层油气藏聚集区主要类型与特征,提出了构造—层序成藏组合概念和成藏组合类型划分特征;第六章通过“源内、源上、源下”三种成藏组合的划分、三种组合成藏的控制因素等提出了成藏组合划分与成藏机制;第七章提出了中国四类原型盆地岩性地层成藏特点与分布规律;第八章介绍了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岩性油藏、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岩性油藏、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砂岩储层岩性油藏、塔中碳酸盐岩礁滩体岩性地层油气藏等成功的勘探案例。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网址: http://www.xjsydzzz.cn/qikandaodu/2021/0121/490.html
上一篇: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探讨
下一篇:石油地质人的“中国梦”——第五届中国石油地